“数字经济”是2022年开年市场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今年我国出台的各项顶层规划和最高层的共同表态中,都不断重复着数字经济的重要性。
数字经济因互联网企业而生,在多年“润物细无声”中也开始影响其他产业发展。
早于2018年的时候,我国就提出“新基建”建设,其中包括5G基站、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到了2019年“新基建”又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这些年国家不遗余力地推动“新基建”建设,就是为了早日打好数字经济基础,以抢占未来全球竞争制高点。
而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我国更是提出了未来几年数字经济发展蓝图,包括推进数字产业化以及产业数字化进程,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早日实现深度融合,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积极引进一批适应产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以弥补数字人才缺口。
时至今日我国的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硬核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已然可以作为数字经济未来可长期发展的坚实底座。
当前地区数字经济发展中,深圳可谓增长迅猛。
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的时候,深圳新注册的数字经济企业就已达7839家,同比增长比例超八成;到了年底全市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就占到了GDP比重约30%,规模和质量均处于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能有如此成绩,也是因为各地区都在紧追慢赶地进行数字化产业转型,尤其龙华更是勇立在新经济“潮头”,不仅紧跟市级脚步制定出了三年数字经济发展计划,还出台全市首份数字人才数据报告,推出了多项数字经济改造计划,包括“1+N+S”的发展策略以及以数字人才为认定标准的高层次人才政策。
今年1月深圳市的数字经济产业三年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出炉,明确提出到2023年时,全市的数字经济产业增加值将突破1900亿元,年均增速将提高到6.5%;而信息传输、软件以及信息技术等服务业的营业收入将突破9000亿元,年均增速提到15.3%;以及软件业务收入将突破10000亿元,年均增速提到10.8%。很明显深圳正在持续放大数字赋能效应。
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加速创新,正在成为重组全球经济科技的重大要素,是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我国将进一步发挥制造大国和网络大国叠加优势,促进数字经济做强做优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