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高技术产业,在医疗器械产业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体外诊断、医学影像、高值耗材等高端器械领域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将“专精特新”的“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完美体现。
而在在医疗器械产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行业内的竞争逐渐加剧,高端医疗器械产业企业若想抓住机遇,资本的青睐必不可少。
截至2022年我国获得融资的医疗器械企业仅不到1900家,约占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总量的6%,而我国医疗器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融资比例高达13.6%,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融资比例更是接近20%。其中更有不少企业正处于A轮附近的发展关键阶段,有了“专精特新”的加持下,资本的关注度直线上升,对企业未来的研发和生产提供了保障。
深圳市作为“港澳药械通”的覆盖城市,自其2020年实行以来,大湾区内地试点医疗机构已经引进了11种已在港澳上市的医疗器械产品,在方便了居民对国际领先医械需求的同时,随着制度的深度推进,未来或能吸引国际医疗器械龙头企业或分支行业明星企业在深港地区建立分部,发挥产业集群效应。
据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年终,中国获得过PEVC融资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合计达到2988家,其中在深圳与药械领域有关的“小巨人“数量达23家,仅次于北京和上海。在巨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和资本支持下,在已初步形成医疗器械”南研发、北制造“特点的深圳,这些企业具有成为未来深圳本土医药健康锚企业的潜力。
为了将这个群体稳定高质量发展,实现越做越大的目标,深圳已经制定了多项扶持计划:
1、强化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梯队
将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等优质企业纳入便利直通车服务。对入选市级、省级、国家级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最高奖励10万元、20万元、50万元。支持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为专精特新等优质企业提供技术创新、上市辅导、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等普惠服务,对服务质量高、效果好的机构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2、激发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活力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聘用的具有高级管理或者技术职务的人员,按规定纳入境外高端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政策申报范围。聚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委托第三方开展产业紧缺人才培训和企业家培育工程,对第三方机构按照每人每次最高2万元予以资助。支持大专院校、职业院校、技工学校与专精特新企业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建设学生实训基地。
3、支持企业开展工业设计项目
重点支持中小微制造企业为提升产品差异化、增强品牌个性化,向专业工业设计企业购买工业设计服务的项目”的资助方向上,对专精特新企业(包括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按照不超过项目总投入的50%给予支持,最高不超过30万元;事后资助。
4、质量品牌提升项目扶持
对符合资助条件的企业以提升制造业产品(服务)质量或以提升制造业产品(服务)品牌影响力为核心内容的项目,在符合相关资助条件的情况下,按总建设费用的30%比例,给予最高限额500万元的事后资助。其中:获得市级以上“单项冠军”或“专精特新”称号的企业不受“实施单位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3亿元”的条件限制。
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专精特新企业增长迅速,作为发展历史悠久但高尖端技术较为落后的医疗器械领域,受到了政策、资金、服务等全方面的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增长势头迅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入选也稳步增长,如果企业还没认定专精特新,可要抓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