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23年,国家为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速转型,密集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新的政策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含金量超高的政策、资金和人才支持,还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出了新的方向。那这些专精特新政策有何特点?
一、各地专精特新培育政策差异大
各地专精特新培育政策的差异性在增强。综合来看,全国各省市在国家整体战略和重点领域基础上,结合当地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或优势产业,形成了各地的“专精特新”发展重点。
比如,深圳主要聚焦高端制造、医药生物、智能穿戴等领域,涉及的行业包括高端装备、医药生物、化工材料以及新能源、新一代电子信息等高端产业。
重庆市则以能源、汽车制造业为核心产业,政策重点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等关键领域。
吉林省则是加快孵化载体建设,在现有省级创业孵化基地内,遴选10个主导产业突出创新能力强的孵化基地,作为省级专精特新产业孵化园。
二、市场性服务主体的地位不断上升
2023年专精特新政策还有一个显著的政策导向——即加强引导市场性服务主体的参与力度,发挥大企业和专业服务平台对专精特新企业的助力作用。
国家《“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特别指出,鼓励和支持互联网平台、行业龙头企业开放数字化资源和能力,帮助传统企业和中小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
2022年9月,工信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财政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的通知》。截止2022年11月,工信部遴选出了全国首批进入公示的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共98个。这些平台,包括了仪器仪表企业、数控机床产业大脑、工业互联网公司、科研院所等,覆盖了汽车零部件制造、输配电设备制造等39个细分行业,36个地区,致力于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数字化转型方案。
三、提升专精特新企业的创新水平
2022年,有关部委密集发布了推动创新的相关政策,包括《关于知识产权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关于开展“携手行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2022-2025)》。
有力发挥大企业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服务平台的方式开放自身资源,赋能中小企业建设自身数字化基础设施,以数字化手段高效提升自身创新能力。
地方政府也在结合自身产业特色,用政策融通创新。
比如,北京市围绕龙头企业薄弱环节,组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揭榜攻关和样机研发,支持“小巨人”企业围绕产业链布局开展并购重组,吸引上下游企业在京落地。
深圳市出台《深圳市关于促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若干措施》围绕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所涉及的财税支持、企业融资、研发创新、人才培育、数字化转型、质量品牌、市场开拓、产业空间、精准服务等9个方面,提出32项措施,全方位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