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

三管齐下,我国精准扶持专精特新产业

2022-10-06 13:11:25

一、注重基础投入,强化平台建设

第一注重原始创新,“集中力量办大事”。基础研究是科学体系的源头,国家将加快形成长效机制,强化基础研究,不断实现前瞻性原创性重大突破,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夯实科学基础。

同时对标国际前沿,把握科技发展大势,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提前进行科研布局,力争掌握全球科技标准制定主动权。

第二加快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机制,形成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体系。应用研究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有赖于多样化的创新生态体系,注重科技创新协作平台建设,可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有效衔接。

第三充分发挥专精特新认证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以市场为导向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加大创新企业财税优惠力度,重点培育处于关键“生态位”的企业和组织,增强创新生态稳定性和竞争力。要注重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的搭建和完善,发挥其在资金、人才、技术、数据等资源的汇集能力,发挥好平台效应,实现创新主体间充分交流合作,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推动中小企业与行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等的协同创新。

二、改善营商环境,强化产权保护

专精特新产业营商环境不仅包括中小企业发展的软性制度环境,而且包括基础设施等硬性基础环境。在软性制度环境上,国家将着力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激发企业家精神。


专精特新认证


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方面,从两方面入手:

1、通过法律手段加强产权保护,尤其是依法平等保护不同所有制企业合法经营权,放宽市场准入,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同时,畅通企业维权渠道,。

2、加大反垄断力度,对垄断企业进行有效的法律规制,为专精特新认证企业发展提供空间,增强中小企业发展信心。

在激发企业家精神方面,建立容错机制,加强对企业家的保护,推动全社会参与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企业家精神在组织创新资源上的作用,提高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活力。

三、加速数字赋能,强化升级改造

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经营模式和产业发展形态存在解构和重构趋势,品质需求日益突出,头部效应日益明显,智能制造成为产业未来发展方向,企业数字化转型极为迫切。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关注增量培育,而且要重视传统中小企业的升级改造,把握数字技术浪潮,善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发展,通过数字化技改和平台化服务赋能,推动传统中小企业达到专精特新标准,提高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能力,助力传统中小企业提质增效成长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因此针对中小企业的“数字鸿沟”问题,政府和行业组织将主动提供“外力”,加强帮扶工作,推动行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和企业数据共享机制,培育具有较强服务能力的数字化服务平台,引导企业将业务向云端迁移,探索数字赋能产业转型升级路径,对产业集聚区采用平台化服务,充分利用政府公共数据降低中小企业“数字鸿沟”,促进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带动中小企业提质增效,推动传统中小企业达到专精特新标准,进而成长为“小巨人”企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公众号1

相关资讯

13128999711

免费测评

立即提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