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企业如何完善研发管理机制?

2022-10-06 12:45:17

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引导,近几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企业发展较快,且市场竞争激烈,外部宏观环境的变化日新月异。为了适应这种快节奏的变化,保持可持续的发展,企业需要依据新政策要求,及时进行项目调整,研制出更多高含金量的科研成果。

一、合理制定研发战略目标

企业需以市场为导向,及时获取外部充分信息,只有对市场发展趋势进行科学的预测,以及对企业自身的竞争力有了清晰的认识,才能制定合理的研发战略目标和规划。

另外还要集合高新技术企业特点,落实每年度的研发计划和研发费用预算,只有将研发费用管理活动与战略规划有机结合,才能保证企业的日常运营是在主航道上的,且是科学合理的

同时,企业应在内部各个层面,对研发战略规划和经营计划进行有效的表达和持续的灌输,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无效作业和支出。

二、优化企业组织架构
    合理的组织架构是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活动顺利开展和研发费用规范管理的基本前提,企业以此为基础来建立各项制度和流程,不断提升研发项目管理质量。

日常运行上,企业可以设立专门的研发项目管理部门,其主要职责是引导各研发部门按照规定开展研发活动,还可设立科技政策研究部门来收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政策信息,以对应做好研发成果维护等事项。

应建立顺畅的沟通机制,确保各部门、各层级、研发项目组内部可以实时的进行信息共享,有效提升沟通质量。保证所有项目成员都能随时提取所需的资料信息。只有信息完全共享,步调保持一致,才能保证项目按时推进,问题得到及时和专业的解决,企业的决策层也能随时获取研发项目情况。


公司申请高新技术企业


    三、财务人员全过程参与
    高新技术企业开展研发项目,不仅仅是为了开发出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本身,更重要的是,研发成果能够转化为实际的经济效益,能够持续的为企业带来资源和动力。

因此不论是在研发项目开发过程中,还是技术迁移、中试、量产的阶段,财务人员均应参与其中,一方面监控研发项目成本使用情况,按需调控资金,另一方面在立项、验收、投产等阶段进行项目经济效益的测算,确认研发项目所能带来的经济价值以及是否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特点。
  在项目立项阶段,财务人员需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将结果汇报至项目评审委员会作为参考,避免盲目的投资,降低投资风险。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过程中,财务人员需从项目组员处获取预测数据。
  项目验收阶段的财务管理也同样不能忽视。在项目的验收阶段,企业应进行技术目标验收和财务验收,财务验收包含项目财务成本的执行情况和经济效益的评估。财务人员应检查项目的支出情况,一方面核实项目费用的相关性和合理性,看是否存在核算混乱的问题;另一方面关注是否所有项目支出均已入账,如差旅费、会议费等报销类型的支出是否均已报销、内部测试机构的测试费用是否已结算等。

只有具备完善且合理的研发管理机制,公司申请高新技术企业完后,才可以不断开发出高价值的产品,也能凭借好项目来获得更多的资金补贴。

 


公众号1

相关资讯

13128999711

免费测评

立即提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