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为专精特新特别是国家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公司,需要坚持:产业数字化、商业生态系统和可持续性。
一、产业数字化
产业数字化目的是为了帮助企业内部建立全流程数字化生态,增强双链的发展韧性和自主可控能力水平。
数字化转型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运营系统中的测量能力,减少损耗、优化流程,进而降低企业成本;
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应对规模小带来的挑战,在面对不断变化的生产经营环境时,通过柔性生产、CRM系统等方式实现弹性应对。
还能为中小企业带来更多外部数字化资源,帮助中小企业在协同研发、供应链扩宽以及管理能力建设提升等方面获取更多帮助和经验,进一步强化核心竞争力。
因此要在专精特新之路上越走越远,特别是要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公司,一定要加速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数字化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加快产业链中原材料、设备、产线、人员、技术等生产资源的泛在连接、柔性配置和上下游协同共享,全面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关键环节,构建柔性、灵活、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
二、商业生态系统
未来企业只有两种发展命运:要么生态化要么被生态化。显然大型企业的“生态化战略”,就是要构建一个全新的商业生态系统,小型企业的“生态化战略”就是融入到这样的生态系统之中。
“专精特新”企业是商业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传统工业经济时代,大型企业的战略聚焦于“产品和解决方案”,而在数字经济时代,战略将聚焦于“平台和生态”。
专精特新企业由于自身的规模小,资源较为有限,既无力经营多种产品,也难以进行大规模生产。融通于产业的模式之一就是为大企业、大项目和产业链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积极参与龙头企业还有重大项目实施,围绕大企业、大项目采取专业分工等多种方式,与行业的骨干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提高协作配套能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可以说在整个商业生态系统中,大型企业的核心能力将转变为“平台赋能能力”,即利用平台来赋能、培育大量的“专精特新”企业,而在生态系统中的“专精特新”企业则是直接为客户提供价值的载体。
三、可持续性
“专精特新”的灵魂是创新,创新是“专精特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企业家需要摒弃以往规模崇拜模式,拒绝多元化诱惑,专注在细分领域建立竞争优势,要有“与时间做朋友”的耐心。
企业可把盛产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闻名的德国为学习例子,注重工匠精神,利用十年或者十年多的时间来建立竞争优势,建立较长期的发展战略。只有尊重市场的发展规律、注重工匠精神,才能在时间长流中淘洗成真正有价值的“专精特新”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
加强中小企业梯度体系建设是“十四五”期间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着力点。近年来,针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各地推出了不少帮扶政策和措施。企业想知道深圳的扶持政策的话可咨询达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