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规律表明,一个国家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企业必须及时跟上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的模式变化,才能实现新的发展。专精特新的发展就是要求企业必须彻底摒弃一味以规模扩张来降低成本、获取利润的方式,把更多的力量放在提高质量、适应需求方不断变化、具备个性的要求方面。
企业坚持专精特新的模式,更加有利于企业由单纯生产型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以专业、精细的服务延长制造链条,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那如何理解专精特新认定标准呢?
一、专业
即拥有属于自己的技术以及专利,即便自身研发能力有限,也可以通过与高校合作的方式获得专利,尤其是创新型专利,这代表企业的专业能力。
二、精细
专精特新要求的精细可指两方面,一方面是打造出精品,一方面是打造出精气神。稻盛和夫先生的六项精进,就是企业精气神的一种体现。有些企业可能确实在技术方面短时间内难有巨大突破,但如果企业上下可以拿出一份精进的态度对待客户,也能收获自己的“精”。
“精”的评选标准分技术、产品、管理、模式四个方面,前二者可能更加匹配制造型企业,服务型企业不妨从后二者入手。
三、特色
指的是企业的技术或者产品非常有特点,有特效。也就是说,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可以解决客户真实问题。
没有特点的“专”,只能是某一生产领域的简易“拷贝”,无法形成强劲竞争力。企业只有在“专”的前提下始终顺着特色化路面深入发展,才能依据专精特新认定标准造就和完成大量独特优势和更大价值,进而才能避开和避免深陷同质化恶性竞争的圈套,企并从而实现更高质量更高质量的专业化。
四、新颖
新颖指的是企业的创新创造水平,企业只有深耕某一行业,不断提升创新能力,特别是技术革新、工艺创新、创新管理及其理念创新,才能更好实现特色化、精细化、精美化和专业化,进而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
当然创新不仅仅意味着内部的技术革新,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要让外界广泛知晓企业的创新实力,即企业要利用新闻,成为所在行业、所在地区头条,引发别人关注,提升品牌形象,让更多客户知道企业的名声还有能力,降低与客户沟通的成本。
对于尚未具备专精特新申报要求的中小企业,最重要的是突破固有思维模式的限制,按照专精特新认定标准的指示,走出一条别人没有走的路,对于已经成为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则要研究如何将之做得更深、更透,也就是进一步突破思维模式、打破认知边界,更深地去爱客户,跟客户有更深的链接。
专精特新是中小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机会,无论规模大小、人数多少,都可以参与其中,在大势成熟的当下,通过积极申请并成为专精特新来融入国家主航道,是广大中小企业的当务之急。企业不清楚具体专精特新要求,可咨询达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