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22年,我国已培育8000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00多家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万多家专精特新认证企业。
相关报告显示,相比于前三批,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研发投入、创新产出等方面均有明显提升,共计建设2400多个院士专家工作站或博士后工作站,90%以上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研发机构。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人均发明专利密度约为6.1%,而第三批人均发明专利密度为4.9%。
总体上而言,我国的小巨人企业总量呈现快速提升的趋势,主导产业也更加聚焦,专业化优势得到了进一步凸显。
其中深圳市目前拥有443家国家级“小巨人”,2928家市级专精特新认证企业 。
深圳将安排发放300亿元奖补计划,通过奖励、入库培育等方式支持这些专精特新企业:
1、对荣获国家级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和产品称号的分别奖励300万、200万元;
2、对荣获市级单项冠军企业还有产品称号的,分别给予200万、100万奖励;
3、对认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通过的给予最高50万补贴奖励;
4、对认定省专精特新企业通过的企业给予20万奖励。
随着工信部持续加大对专精特新申请的培育力度,建立了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以及小巨人企业的三层梯度培育体系,精准有效支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以及对接更多的资本市场,支持更多有潜力的企业上市并挂牌融资,我国不断涌现出了一批批高质量高发展潜力的专精特新队伍,“小巨人”企业每年的增量更是呈指数级增长。
而根据“十四五”相关规划和要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数量将在2025年达到1万家左右,目前离这个目标仅剩下1000家的差距,因此我国将有很大概率可以提前完成。
但需要注意的是,推动专精特新申请的目的是在优不在多,是为了真正培育出能够强链补链企业,而不是求一个数字的快增长。因此我国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转换,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持续推进,优质中小企业的整体水平也会随之提升,尤其是专精特新“小巨人”的准入要求设置也会更加严格和科学合理。
这意味着企业即使获得了小巨人认定资格认定也并非意味着一劳永逸。《暂行办法》规定,已被认定的“小巨人”企业有效期最长不超过3年,如果要保持资质需要复核。
而目前第一批入选的200多家企业在今年复核后仅有155家通过,可见今后专精特新企业政策将会越来越规范,门槛将越来越高,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也将迎来更大的变化,要认定小巨人的企业要抓住时机,赶紧申报,具体申报条件可咨询达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