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规模提升
近年来,我国完善了企业梯度培育办法,申报专精特新的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我国已培育有4000多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带动各个省级认定4万多家专精特新企业,入库11.7万家企业。
其中小巨人企业呈现齐头并发之势。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2年首次实现了全国覆盖。东部地区数量过半,总共有2626家,中部地区为1084家,西部地区为771家,东北地区281家,总体分布与全国制造业企业的分布格局基本保持一致。
二、盈利效益提升
2022年专精特新企业队列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备受资本市场青睐。
北交所开市的时候,在81家上市企业名单中发现了16家小巨人企业。截至目前,我国已上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0余家,这些企业近两年在平均营收和净利润的增速上都超过了25%,约为全部上市公司均值的两倍,充分体现了小巨人企业的市场发展质量。
三、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发展
从区域分布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企业数量达2626家,占比55.15%,与终端产品制造商和上游原材料零部件供应商之间形成了长期相对稳定的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关系,对于提升区域制造业发展水平,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增强产业链完整性优势不可或缺。
四、带动地方产业升级换代
专精特新企业已成为我国加快创新驱动的重要力量依托。其中小巨人企业的专业化程度非常高,配套能力也很强,普遍在市场的时间达3年以上,10年以上的有3000多家,是我国强链补链固链的重要力量。
上海、深圳、南京等地通过各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优惠政策,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海洋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高科技领域培育出了一批高成长性、创新能力强的“专精特新”企业,202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均超过40%。
江苏省小巨人企业中,属于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的占比达65.7%。
国家培育壮大专精特新企业群体,是为了通过企业加大创新投入,生产出好的产品、突破“卡脖子”技术,补齐产业链关键环节短板。因此“专精特新”,是近来我国经济领域的热词,更于今年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中。
我国以政策形式公布,将在十四五期间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促进各类优势资源向中小企业集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引导更多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培育壮大专精特新企业群体,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目标上,已明确2022年专精特新企业培育队伍中,再增加3000家以上小巨人企业,带动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5万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