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为什么支持中小企业转型,走专精特新道路呢?这背后有很深远的战略目的,即政策中提到的:补链强链。什么是补链强链?
补链即供应链哪儿薄弱,补哪里。哪儿是关键环节,就补哪里。强链就是供应链要稳定,要安全,以及要提高竞争力。
把木桶的短板补上,加固整个木桶。只有供应链完整,安全稳定,才能不被“卡脖子”。而要加强供应链,就得发展“专精特新小巨人”。比如,芯片制造、高端软件,操作系统、工业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高端轴承钢、环氧树脂还有高端元器件等等。
回到企业自身,选择专精特新,是当前一条好出路。“专精特新”四个词,其实言外之意是说,一家中小企业不一定要做大,只要能做到专精特新也能活下去。
企业发展从过去讲究做大做强,做大型互联网公司,流量为王、赢家通吃的逻辑之下,走向了另外一个方向:小而美,小而精,走向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
现在我国上榜的“专精特新”企业中,大多数是科技型的制造业企业,有些已经成为了补链、强链的重要力量,有些已经成为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利器。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多个文件指示,我国将力争到十四五阶段,在4000多万家中小企业队伍里栽培出百万家创新型企业,同时在此基础上培育10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此基础上再培育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在此基础上再培育制单项冠军企业。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目前一些工作已经在推进:
一是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力度,加快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转化和应用,推进工业“四基”领域或重点产业领域“补短板”和“锻长板”;做好相关的科技研发工作;鼓励中小企业立足自身的专业特长,聚焦在双链的关键环节,围绕当前存在的各大技术难题,加速科技研发的进度以攻克一些关键的核心技术,努力向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标准靠拢。
二是与行业的大型骨干龙头合作协同创新、支撑产业链补链延链固链、提升双链的稳定性还有强大竞争力。
三是促进数字化网络化以及智能化改造进度,让企业多个业务系统向云端进行迁移,并不断提升品质和创造品牌。另外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加快上市的脚步,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合作能力等。
鼓励企业做好管理创新工作,比如在技术技能人才、科研人员中积极推行员工 持股计划,设计有利于激发科技创新的 薪酬分配制度和晋升通道,切实做好数字化转型等。
作为一项系统的培育工程,需要多方的努力和配合,专精特新企业本身,也不能就专精特新谈专精特新,专精特新和融通创新是两个面。专精特新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小巨人需要嵌入到整个产业生态系统中去,需要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需要产学研教协同创新的配套,需要各种金融服务的支持,需要专业化创业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