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上我国高新产业整体稳中向好,但是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潜在问题、实际挑战以及不确定性逐渐增大,使产业发展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
一、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引发产业间的结构性波动
今年以来,全球的大宗商品价格飞涨、半导体供货短缺等情况叠加,供给端出现的问题正沿着产业链传导。高技术产业产业链的中下游企业定价权较弱,加之价格条件恶化,全国高新技术企业利润受到侵蚀、经营压力较大。
二、“双碳”目标约束,部分领域高技术企业扩张难度加大
我国当前正致力于绿色低碳转型之路、实现绿色复苏发展,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就高新技术认定企业而言,数据中心、液晶屏制造还有新材料等领域的电力资源消耗相对较高,在锚定“双碳”目标的情况下,供应链上的每个环节中,相关企业的生产标准、工艺流程或将发生较大变化,对产业链供应链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相关市场主体的发展壮大或面临一定压力。
二、新兴产业存在重复建设隐忧
不少地方产业同质化发展的现象比较普遍。比如,集成电路、大健康等新兴产业成为多地的重点发展方向,过度同质化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将造成资源浪费、效率低下。
部分高新科技企业认证公司的市场信息不畅、行业协会不健全,以及投资者的盲目进入,也是造成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
三、关键要素支撑不足
年龄老化还有复合型技术人才匮乏导致的结构性用工难问题较为明显,特别是熟练的技术工种长期招工困难,缺口突出。
一些地方在人才建设“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方面也都存在“断层”现象。在资金方面,高新产业可供的产品前期研发投入较大、投资回报周期长,企业在股权和债权融资方面都面临不少困难。在技术支撑方面,关键和核心的技术及部件仍依赖进口,特别是在集成电路、关键元器件方面的技术还没法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五、国际竞争加剧
高新科技企业认证公司面临的外部风险增大。一些国家遏制我国科技发展,阻挠我国掌握前沿技术及产品,限制我国关键技术和设备进入市场。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科技合作空间不断收窄,创新成本、产业链升级难度也显著增加。
面对以上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7月17日,国务院发布了促进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以下任务举措:
一、着力提升企业的自主研发实力和水平,大力集聚各类可利用的创新资源,吸引还有栽培一批批培育高精尖人才,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水平提升还有成果转移转化;
二、进一步激发公司内部人员的研发创新活力,支持高新技术认定企业的蓬勃壮大,积极培育出更多科技类别的中小企业,加强对科技创新创业的服务支持;
三、推进产业迈向更加高端的发展水平,大力培育更多的新兴、未来型产业,做大做强具有特色的主导产业;
四、加大开放地区的创新力度,推动区域之间的协同配合发展,打造区域的创新增长极并融入到全球创新体系。
五、营造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环境,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措施,优化地区的营商环境,加强各大金融机构的服务力度,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和利用。
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重构着全球的经济结构,全国高新技术企业也将面临新的挑战,针对这种情况,现各地区都在出台相应的帮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