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际国内环境大变化,我国人才体系也面临四大问题,即人口红利逐步减少、低成本人力资源优势丧失、高精尖人才培育体系欠缺和产业骨干人才供给不足。
此次十四五会议,国家提出要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实施知识更新以及技能提升行动,壮大增强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已经成为国家层面人才工作的突破点和主方向。“十四五”期间,国家将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两大块的内容,通过强化科技的力量,构筑起人才科研创新高地,并深入推进人才评价、学风建设、院士制度、人才分配以及创新创业激励等重点制度改革等,来进一步提升人才创新创造能级和影响。
深圳紧跟时事,也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对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深化和升级,将深圳人才培育与产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如建立科技人员双向流动制度,促进科技人才在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企业之间的合理流动,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的科研人员按规定离岗创业,允许科研人员从事相关的兼职工作、高校教师开展多一点的教学课程、医师开展多点执业并获得报酬;允许高等院校以及科研院所设立流动岗位,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家或者企业的科研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或研究员。
以及重构市场导向的人才分类评价激励体系。破除“唯论文、唯职称以及唯学历、唯奖项”四唯高帽 ,区分竞争领域还有非竞争领域,对竞争领域就以人才市场价值还有经济贡献为主要的人才评价标准,建立经济贡献越大以及奖励补贴越多的持久激励机制;
对非竞争领域就从以“帽”取人向以岗择人进行转变,由用人主体自主评聘符合需求的“高精尖缺”人才,加快建立以创新能力还有贡献值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标准体系。
不论是进行创新型、应用型以及技能型人才培养,还是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深圳将会重点提高人才的职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使人才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更加符合经济结构的调整和需求。
深圳人才工作不再看重数量的多少,而将重点放在精准引进和培养上,未来深圳会建设一支与深圳发展需求紧密联系的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