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专精特新产业培育如日中天,截至目前已培育899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48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万多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整体情况客观,不过有利有弊,不同层级还是存在管理上的痛点。
一、不同层级的专精特新企业管理特点与痛点
1、创新型企业处于业务初期,管理围绕基础办公场景,更关注人资、会议等职能性协同管理,但面对专业管理问题往往束手无策。
2、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已经进行到展开围绕业务场景的精细化管理,关注业务财务一体化;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和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使得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业绩瓶颈期时缺乏快速应对能力,且不同环节管理关联度差。
3、“小巨人”企业在申报和拟上市阶段,更关注经营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风险合规管理,面对更加严格的信息披露和内控要求需要精细化管控体系。
二、专精特新企业各梯度管理建设方案
为了帮助企业尽快完善企业的不足之处,我国根据《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中各层次企业评价/认定标准,针对性给出了以下建设方案:
1、对于创新型中小企业,重点关注与主营业务协同的知识产权、研发资金投入强度、可持续经营的资产负债率等关键指标,创新型中小企业要求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较高创新能力、较大发展潜力。
2、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认定额外增加了与精细化管理相关的数字化水平与质量管理水平、研发资金与人员投入强度等指标,要求企业在保持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发展的同时,具有稳定优秀的质量效益与管理水平。
3、专精特新“小巨人”的认定额外增加了精细化管理相关的信息系统的部署、产业链配套相关的“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能力的指标,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基础上要求企业处于产业基础核心领域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创新能力突出、掌握核心技术、细分市场占有率高。
4、设定三项重要的培育专精特新措施
(1)提升数字化实力
聚焦提升产业链协同性,实施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行动计划,支持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深化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产业生态,期间对应性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包括通过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培育一批技术实力雄厚、服务能力优秀的数字化服务商,引导支持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促进中小企业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实现创新升级。
(2)提供“点对点”服务
针对“专精特新”企业特点,推动设置专属服务区,提供“点对点”服务,不断提升服务供给和需求的匹配度。围绕服务能力提升,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网络,不断地提升服务能力,特别是要健全完善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服务、社会化公益服务相结合的服务体系。
(3)在实践中,有些地方政府正在通过成立引导基金、科技型企业担保基金、风险补偿基金等,分散融资风险,增强市场活跃度,提升投贷联动模式融资效率和服务能力。有些地区正在逐步建立、完善担保、补偿基金的资金补充渠道,进一步细化对担保补偿基金的考核,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撬动更多社会资金进入专精特新产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