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之前,我国将计划培育100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万家专精特新企业以及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和1000家单项冠军。具体培育专精特新政策将通过以下四个办法展开:
1 支持企业创新研发,凭借实力出圈
为了实现“细分市场上的冠军,产业链上的尖兵”这一目标,我国将抓住新一轮的技术改革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聚焦主业、苦练内功,打造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注重创新平台建设,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效衔接。
2 缓解企业资金不足,发挥资本作用
在创新、产业、供应、数据、资金、服务、人才等要素中,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科技研发进度。对于大批专精特新企业来说,融资难、融资贵的现象依旧存在,融资渠道限制了创新研发的高效开展。因此在接下来的专精特新企业政策上,我国将发挥政府还有资本市场的作用。
在十四五发展阶段,政府将设立专精特新企业补贴专项资金并安排奖补资金,重点支持1000多家小巨人企业。
设立北交所并改革新三板,进一步强化相关平台,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必要的运作资本。
目前新三板通过设立基础层、创新层还有精选层,已成为孵化“专精特新”企业的重要平台;科创板专攻“硬科技”,解决当前国家发展面临的多项“卡脖子”技术难题;创业板聚焦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为其提供更便捷更快速的融资渠道。
3 采用数字技术赋能,强化升级改造
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数字化转型极为迫切。除了政府和行业组织的提供的“外力”帮扶,我国将鼓励支持中小企业也着重把握数字化发展机遇, 提高数字化转型“内功”, 通过数字化技改和平台化服务赋能,进行智能生产和科学决策, 提高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能力,提高产业协同发展能力,“聚外力,练内功”推动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升级。
4 拓展企业的发展空间,优化产业营商环境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存在着知识创造和溢出体系不健全、融资渠道受限、市场环境不佳、对外开放程度低、缺少企业家精神等方面的问题。 同时中小企业获知专精特新政策渠道有限,有时较难享受项目、土地、资金以及人才等优惠政策,支持政策的力度精度有待提升。
因此各地区各部门正在因地制宜、革新先行,为“专精特新”量身打造税收优惠、金融服务、人才引进等配套支持政策,将充分发挥好人才评价制度的指挥棒作用,加快推进各类创新体制改革。
专精特新企业政策刚被提出来时,扶持政策不够完善,难以惠及更多企业。但如今在经历芯片卡脖子以及市场垄断多次商业战后,我国已经将扶持专精特新当成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进入十四五发展阶段,各项针对专精特新产业的鼓励还有奖励政策逐步增加,专精特新企业迎来全新发展机遇。